桑榆未晚,霞光万丈
——记“读懂中国”活动采访银龄教师霍翠凤
曾被视为边陲之地的克拉玛依,如今却涌动着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在那里,有这样一位银发苍苍、眼神中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女教师——霍翠凤,她宛如荒漠中绽放的坚韧之花,用知识的甘霖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也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她的故事,如同一曲悠扬的驼铃,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回响,激励着更多青年教师和学生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共同绘制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教育蓝图。
梦想启航,情系边疆
2022年8月27日,克拉玛依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霍翠凤,一位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退休教授,携带着满腔热忱与教育梦想,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克拉玛依。霍老师的选择,源于对教育的热爱与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退休,对她而言,不是旅程的终点,而是新篇章的开始。她相信,教育的种子无论播撒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于是,她毅然踏上征途,前往克拉玛依,这片亟待灌溉的广袤大地。
矢志不渝,步伐坚定
凛冽的寒风,携带着西域特有的粗犷与不羁,穿透衣襟,直击心灵;生活的简朴与不便,如同细沙般磨砺着她的意志与耐心;而文化的差异,更是如同一道隐形的河流,横亘在交流与理解的彼岸。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铸就了霍老师心中最为坚韧的铠甲。在她眼中,严酷的气候不仅是自然的考验,更是塑造坚韧不拔性格的熔炉;艰苦的生活条件,则是磨砺意志、净化心灵的甘露;文化的差异,则成为连接心灵、促进融合的桥梁。
霍老师深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热土上,她仿佛听到了历史深处的回响,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荣耀。于是,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点亮未来。
深耕细作,春风化雨
在克拉玛依的日子里,霍老师忙碌而充实。她不仅教授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等专业课程,还积极参与学科建设、课题验收、毕业设计指导以及论文评审等工作。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激情,深受学生喜爱,课程评价始终名列前茅。而她对青年教师的悉心指导,更是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与感激。霍老师坚信,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点燃心灵的火花,激发内在的潜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在克拉玛依的日日夜夜,霍老师以笔为舟,以梦为帆,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她也非常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霍老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编织了一幅幅温馨而动人的师徒画卷。她如同一位匠人,以满腔的热情与精湛的技艺,精心雕琢着每一位年轻教师的心灵与技能。在无数个晨光熹微或夜幕低垂的时刻,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斟酌,每一幅PPT画面的构思,都凝聚着她对教育艺术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
随着时光的流转,青年教师们在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破茧成蝶。他们在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舞台上,不仅展现了个人风采,更彰显了克拉玛依校区教师队伍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霍老师,这位教育路上的引路人,用她的智慧与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关于成长、关于奉献、关于梦想的华美篇章。
银龄筑梦,西部荣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霍老师深知自己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退休之际仍有未尽之责、未竟之志。她几乎无缝衔接地投入到克拉玛依的教育援疆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崇高精神。“立德树人,为国育才!”这是霍老师始终坚守的信念。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因此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她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希望。
情满克拉玛依,共筑教育梦想
在访谈的温馨落幕之际,霍老师温柔地注视着每一位青年学子,仿佛是在与自己的孩子对话。她的声音,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带来无尽的慰藉与鼓舞。霍老师深情寄语青年学子:“希望你们能够珍惜青春年华,坚定信仰和理想追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气和毅力;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说到这里,霍老师的眼眶微微泛红,那是对青年学子们深深的爱与期待。这份情感,如同纽带一般,将霍老师与青年学子们紧紧相连,共同编织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霍翠凤老师的故事是无数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强国的梦想和信念,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西部整体发展添砖加瓦。正如霍老师所言:“只要还有需要,我愿意在西部这片热土继续发挥余热!”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克拉玛依的教育史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银龄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作者:李舟、陈杭宇、朱新豪、陈梦瑶、傅宇彤、雷子瑶、单雨欣、叶茂
指导教师: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