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简 报
第157期
北京交通大学关工委 2024年11月26日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举办关工委成立大会
10月24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成立大会在机械楼Z306隆重召开。学院党委书记向宏军,院长彭林,副院长王爱民,副书记、副院长严伟恒,院长助理闫雨龙,院党委委员李久义,退休教师代表李进、刘灵琴、于晓华,学生代表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严伟恒主持。
大会首先由向宏军宣读学院关工委成立的决定及关工委成员名单,严伟恒介绍了关工委工作总体要求。随后,向宏军和彭林为关工委委员们颁发聘书。
关工委委员李进、刘灵琴、于晓华老师发言,他们很高兴看到环境学院关工委的成立,很愿意参与其中,发挥余热,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服务青年学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出栋梁之材。
大会同时进行了荣休仪式,学生代表献上了献花。
向宏军肯定了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他们为专业和学院发展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学院第一届关工委成立意义重大,感谢老教师们退而不休,心系环境,继续为学院贡献力量,帮助青年学子和青年教师成长。
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必将进一步推动学院融合各类育人力量,为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平台聚力量出实招,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环境力量。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成立“银龄讲师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共庆祖国75周年华诞,发挥“五老”的传帮带作用,10月25日,机电学院成立“银龄讲师团”,并在“礼赞75载·机杼强国梦”学生主题党日活动暨“匠先锋”党员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为“银龄讲师团”成员颁发聘书。学生工作处处长王皓,机电学院党委书记魏旺强,离退休党委副书记、校关工委秘书长孙慧环,院党委副书记、院关工委主任唐薇,学院老教师代表、辅导员、全体本科生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院关工委特邀在党建思政、学业科研等领域具有宝贵经验的离退休教师党员,成立“银龄讲师团”,主要针对学生进行党建思政方面的启蒙教育、竞赛指导等方面的学业帮扶,打造“银龄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将学生教育走深走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听红色故事,做强国一代”
——校关工委委员冯宝玺作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发挥关工委的优势作用,10月24日下午,法学院特邀请我校关工委委员冯宝玺在思源楼208教室作“听红色故事,做强国一代”专题讲座。法学院本科2021级、2024级全体本科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上,冯宝玺冯宝玺从亲历历史的视角入手,讲述了校史中老校长、老前辈的红色故事,描绘出一代代交大人知行合一、知情图报、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们感受到交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讲座现场,同学们频频点头,纷纷表示从这些红色故事中汲取了力量,也希望成为挺膺担当的时代新人。下一步,法学院将按照“五好”关工委建设思路,继续弘扬“五老”精神,强化平台建设和活动实效,拓展更多关工委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途径,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举行关工委会议暨“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区揭牌仪式
10月31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于天佑书院二楼党员活动室召开会议,并举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区揭牌仪式。校区党委书记李香山,关工委委员黎传琦、李思泽、李树春、李京涛,书院行政主管陈彦达、何不为参加会议。学生发展与服务部部长马晓主持会议。
会上,李香山深入阐述了校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并着重介绍了书院制“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深远意义,强调这是校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他邀请与会老教师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共同推动校区学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马晓就威海校区书院制“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现状进行详细汇报,分享已取得的成果及未来规划,展现了校区在构建集学习、生活、成长于一体的新型学生社区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关工委老教师就宿舍管理、学风建设、书院活动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并充分肯定了学生社区在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会后,与会人员共同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区举行揭牌仪式,并对书院及社区建设进行实地走访,参观社区的各项功能区域,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提出了具体建议。
此次会议暨揭牌仪式不仅是对威海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推动。威海校区关工委将继续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报: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 校党委
送:各学院党委 学校办 组织部 宣传部 学工部 研工部 校团委 离退休工作部
保卫部 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 人事处 财务处 后勤集团 老教授协会
发:校关工委委员 各学院关工委
编辑:邢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