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各级各类科普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周活动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技报国志向,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到来之际,北京交通大学各级各类科普基地于5月下旬至6月初,积极参加2025年全国科技周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青少年科普基地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机械博物馆以“致敬科技先锋·点亮青春梦想”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学生、家长及科技爱好者前来参观,现场气氛热烈,科普教育与创新实践氛围浓厚。活动期间,大学生机械博物馆通过“展、讲、践”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机械领域的科技发展历程与创新成果。大学生志愿讲解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参观者讲述了机械科技的演变故事,并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传递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面向校内外广泛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先后接待北京市近15所中小学,为中学孩子们进行科普知识讲解,带领同学们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同时面向全校同学、广泛开展科学演示、科普讲座,激发同学们的科学探索热情,累计参与同学近千人次。同时,团队师生积极参与多元科普服务活动,受邀前往中国儿童中心“科创少年 智启未来”亲子科普嘉年华活动,为近千名儿童及家长进行了精彩的科普演示活动;作为校园开放日志愿者,引导参观家长同学了解实验室科普知识;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科普宣讲活动,借由趣味科普仪器讲解物理知识;举办科学传播大赛,引导学生通过用视频、文字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从校内外科普宣讲到科普志愿服务,传播了基础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展现基础科学魅力。

北京市科普基地人工智能与未来交通技术科普教育基地的巡检车、机器人、平行驾驶等吸引了来自交大附小、中关村二小、农科附小、北邮附小,以及交大附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161中学、铁二中等二十余所中小学生,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真实科研环境,如看到AI更多的可能性;体验轨道智能运维中涉及到的传感器、巡检系统、AI病害识别的工作过程;了解机器人、机器狗、无人车的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智能算法,从打招呼问好到复杂动作操作。活动通过具象化的科技场景,让 "大国重器" 触手可及,寓教于乐,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和探索科技的奥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每一个项目面前都围满了好奇的小朋友,家长也和大学生志愿者讨论科技问题,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

此次开放活动是北京交通大学各级各类科普基地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实践,也是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生动缩影。未来,北京交通大学各科普基地将继续发挥科普教育阵地作用,以科技之光点亮青少年梦想,积极申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青少年科普基地,为培育更多心怀家国、敢闯敢创的科技后备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