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型原创话剧《茅以升》专场演出举行


2025年5月26、27日,2025年科技工作者之歌——大型原创话剧《茅以升》专场演出在我校天佑会堂举行,交大附中和农科院附小师生代表,我校师生代表等2000余名观众观看演出。

话剧《茅以升》于2013年1月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至今已成功演出50余场,共计七万余人观看演出。话剧《茅以升》立足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新中国民族振兴的历史背景,通过学生演校友的方式,真实再现了以我校老校长、世界著名桥梁专家、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工作者为报效祖国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不平凡人生,刻画了茅以升先生一生忠于祖国、严谨治学、献身科技、精勤育人的光辉历程,弘扬了茅以升先生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伟大精神。
话剧《茅以升》的创排,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副校长、原关工委主任高艳作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亲自参加策划研讨会,聘请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的老师和我校艺术教育中心老师一起进行剧本创作。艺术教育中心刘景杨老师作为联合编剧、导演和复排导演参与了历次茅以升的演出,刘老师虽然于2022年8月退休了,依然没有离开岗位,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响,每一个灯光点,每一次迁景,都展现出刘老师对剧本的深入思考和精心筹划,都倾住了对老校长茅以升的一份深情。校史馆的退休教师张其坤多次参加了剧本研讨会,同时为《茅以升》的创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照片和相关资料,并在首演完成后参加了由中国科协主办的话剧《茅以升》专家研讨会。


话剧艺术不像电影那么普及,《茅以升》这部戏对同学们感受话剧艺术的魅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次演出幕前幕后需要60位左右的同学,这就能让更多的同学得以亲身接触话剧艺术的实践,从而更深入的体验话剧艺术,并通过这种体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每次《茅以升》的演出对观看的学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对排演的同学是一堂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实践课。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近年来,积极打造“茅以升+”艺术品牌,以茅以升生平故事为创作蓝本创排独幕剧《钱塘南岸》、短剧《架设人生之桥》,打造微电影《夙愿》,其中原创剧目《钱塘南岸》在第八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中荣获金奖,在“茅以升+”工作基础上创排的新剧《詹天佑》荣获北京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作品精品奖。未来,学校将积极在第二课堂推进艺术演出与活动矩阵打造,不断强化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北京交通大学“青春思政第一课”课程纲要》落地见效,进一步引导交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