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关工委组织召开“读懂中国”活动作品“一对一”修改意见反馈交流会
围绕“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北京交通大学积极开展“读懂中国”活动,关工委统筹安排、加强过程指导,历时5个月,99名同学走访了21位老党员、老教师,撰写采访文章20篇,拍摄微视频6个、舞台剧1个。
为进一步提升活动作品质量,挖掘作品深层价值,关工委组织专家对此次活动的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经过专家们的细致筛选和综合评定,最终筛选出6篇征文、3个微视频和1个舞台剧作为重点修改对象。为了把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更好的传达到每个作品的创作团队,由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杜永平和秘书长孙慧环代表评审专家组,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向作品主创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反馈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杜永平首先对本次“读懂中国”活动的整体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深入剖析了本次活动作品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针对每一个作品,他都从主题表达、内容呈现、格式规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提出了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修改建议,帮助主创团队明确了后续的修改方向。孙慧环则围绕如何提升作品的故事性和细节性展开补充说明,她结合具体作品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丰富情节、刻画细节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作品更能打动人心,更好地传递“五老”精神。
经过此次深入的反馈交流,学生作者和指导教师们都受益匪浅。他们认真聆听专家的意见,积极提问交流,纷纷表示对作品的创作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找到了提升作品质量的有效方法。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传承“五老”精神不仅是记录故事,更是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指导教师们也表示,在今后的指导工作中,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为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力量。